太原理工大學是山西省唯一同時擁有建築學本科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也是山西省唯一通過建築學本科專業評估和碩士專業評估的高校。目前,我國共有299所高校開設建築學本科專業,其中通過專業評估的只有68所,我校在其中的排名爲:本科第44位、碩士第42位。我校建築學專業於2010年初次通過本科教育評估,於2014年和2018年兩次通過複評,並於2018年初次通過碩士教育評估。我校是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教育評估分會理事單位。
目前,亚博买球app設有建築學和城鄉規劃2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予點,1個建築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
建築學學術型碩士學位授予點有3個研究方向: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建築遺產保護理論與方法、建築技術科學。
城鄉規劃學術型碩士學位授予點有3個研究方向:城鄉規劃與設計、聚落遺產保護規劃、城鄉規劃技術科學。
0813建築學學術學位授權學科簡介
學科發展簡況:
我校建築學學科是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一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我校於1984年獲批建築技術科學二級碩士學位點,2005年獲批建築歷史與理論二級碩士學位點,2010年獲批建築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8年6月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一級學科碩士點教育評估,2019年獲批建築學專業碩士學位點。目前已有36年的學科發展歷史,是山西省唯一擁有建築學學士和建築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也是山西省唯一通過建築學專業本科教育評估和碩士教育評估的人才培養基地。爲國家和山西省培養輸送了大量的城鄉建設專業人才,爲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學科特色與優勢:
本學科聚焦建築設計、建築歷史和建築技術的國際前沿,緊密結合國家對地域建築文化保護和人居環境提升的重要政策,立足山西經濟社會文化的地方需求,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地域建築設計、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及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建築物理等方面加強研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學科方向。凝鍊形成了地域建築設計、建築技術科學、聚落和建築遺產保護等3個學科研究方向。在建築遺產保護方向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本學科擁有教授5人,副教授11人。校內碩士導師12人,校外專業碩士導師12人。聘請李錦生教授、王其亨教授、謝英俊教授、曹亮功教授等作爲客座教授。擁有1個太原理工大學研究生優秀導學團隊、1名山西省教學名師、1名山西省拔尖骨幹人才。
亚博买球app與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聯合建設“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生教育聯合培養基地”。擁有“山西省古建築營造技藝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基地”、“文物建築測繪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太原理工大學工作站”。正在建設國家級建築學專業虛擬實驗平臺“基於實景融合的傳統聚落與建築營造虛擬仿真實驗”。並與12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關係,作爲建築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聯合培養基地。這些實踐基地的建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思維能力,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國內外前沿建築設計及其理論,也爲當代城市的更新和建築的創作實踐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導師團隊獲得全國優秀文物維修工程;全國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山西省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山西省教學改革成果二等獎等。獲批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西省軟科學項目、山西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已多次獲得山西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學科年均科研經費350多萬元。
研究生人才培養定位及社會需求:
本學位點研究生培養目標定位: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團隊精神的高水平創新型國際化人才;對本學科的前沿發展動態有敏銳的瞭解和把握,勝任能力強、職業道德水平高,具有較好的才智、涵養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事建築設計與行業管理、高等建築教育、建築技術研發應用、古建築遺產保護等工作的應用研究型人才。
本學位點研究生的培養立足山西地域特色、結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技能水平,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和綜合能力。研究解決在地域建築設計、古建築遺產保護、建築技術應用等領域出現的新問題,促進建築技術進步與發展,進而服務於當代城市的建築創作實踐活動。
0851建築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學科簡介
學科發展簡況:
我校建築學學科是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一級學科專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我校於1984年獲批建築技術科學二級碩士學位點,2005年獲批建築歷史與理論二級碩士學位點,2010年獲批建築學一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授予權。2018年6月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一級學科碩士點教育評估,2019年獲批建築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已有36年的學科發展歷史,是山西省唯一同時擁有建築學學士、建築學學術碩士、建築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也是山西省唯一通過建築學專業本科教育評估和碩士教育評估的人才培養基地。爲國家和山西省培養輸送了大量的城鄉建設專業人才,爲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學科特色與優勢:
本學科聚焦建築設計、建築歷史和建築技術的國際前沿,緊密結合國家對地域建築文化保護和人居環境提升的重要政策,立足山西經濟社會文化的地方需求,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地域建築設計、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及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建築物理等方面加強研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學科方向。凝鍊形成了地域建築設計、建築技術科學、聚落和建築遺產保護技術、室內外環境藝術設計、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等學科研究方向。在聚落和建築遺產保護方向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本學科擁有教授6人,副教授18人。校內碩士導師12人,校外企業導師12人。聘請李錦生教授級高工、王其亨教授、謝英俊教授、曹亮功教授級高工、王興田教授級高工等爲客座教授。擁有1個研究生優秀導學團隊、1名山西省教學名師、1名山西省拔尖骨幹人才。
亚博买球app與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聯合建設“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生教育聯合培養基地”。擁有“山西省古建築營造技藝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基地”、“文物建築測繪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太原理工大學工作站”。正在建設國家級建築學專業虛擬實驗平臺“基於實景融合的傳統聚落與建築營造虛擬仿真實驗”。並與12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關係,作爲建築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聯合培養基地。這些實踐基地的建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思維能力,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國內外前沿建築設計及其理論,也爲當代城市的更新和建築的創作實踐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學科校內導師不僅具有紮實的科研能力,而且具有豐富的行業背景和項目實踐經驗,獲得全國優秀文物維修工程、全國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山西省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山西省教學改革成果二等獎等。研究生在國際國內各種競賽活動中獲得佳績。獲批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西省軟科學項目、山西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已多次獲得山西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學科年均科研經費200多萬元。
校外導師都是國際國內各大建築設計和城鄉規劃設計研究機構的知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具有紮實的工程項目實踐經驗和豐富的校企政合作資源,能夠爲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提供山西省最好的項目資源和實踐條件,也爲專業學位研究生今後的就業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研究生人才培養定位及社會需求:
本學位點將研究生培養目標定位在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團隊精神的高水平創新型國際化人才;對本學科的前沿發展動態有敏銳的瞭解和把握,勝任能力強、職業道德水平高,具有較好的才智、涵養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事建築設計與行業管理、建築技術研發應用、古建築遺產保護等工作的應用研究型人才。
本學位點研究生的培養立足山西地域特色、結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技能水平,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和綜合能力。研究解決在地域建築設計、古建築遺產保護、建築技術應用等領域出現的新問題,促進建築技術進步與發展,進而服務於當代城市的建築創作實踐活動。
0833城鄉規劃學學術碩士授權學科簡介
學科發展簡況:
我校城鄉規劃學學科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一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我校於1984年獲批建築技術科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開設城市更新與再利用方向;2010年獲批建築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包含城市規劃二級學科;2011年獲批城鄉規劃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目前已有36年的學科發展歷史,是山西省唯一擁有城鄉規劃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是山西省城鄉規劃領域應用型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爲國家和山西省培養輸送了大量的城鄉規劃專業人才,爲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學科特色與優勢:
本學科聚焦城鄉規劃設計、城市建設歷史和人居環境技術的國際前沿,緊密結合國家對城鄉地域文化保護和人居環境提升的重要政策,立足山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地方需求,在城鄉一體化、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規劃、城市物理環境技術等方面加強研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學科方向。凝鍊形成了城鄉規劃與設計、聚落遺產保護髮展規劃、城鄉規劃技術等3個學科研究方向。在聚落遺產保護髮展方向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本學科擁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校內碩士導師6人,校外專業碩士導師12人。聘請李錦生教授、張玉民教授、王其亨教授、謝英俊教授、曹亮功教授等作爲客座教授。擁有1個太原理工大學研究生優秀導學團隊。
依託建築與城鄉規劃研究中心、建築實驗中心、BIM研究中心、綠色生態建築材料研究中心,亚博买球app與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聯合建設“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生教育聯合培養基地”。擁有“山西省古建築營造技藝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基地”、“文物建築測繪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太原理工大學工作站”。正在建設國家級建築學專業虛擬實驗平臺“基於實景融合的傳統聚落與建築營造虛擬仿真實驗”。並與12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關係,作爲建築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聯合培養基地。這些實踐基地的建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思維能力,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國內外前沿建築設計及其理論,也爲當代城市的更新和建築的創作實踐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導師團隊獲得全國優秀文物維修工程;全國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山西省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山西省教學改革成果二等獎等。獲批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西省軟科學項目、山西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已多次獲得山西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學科年均科研經費200多萬元。
研究生人才培養定位及社會需求:
本學位點將研究生培養目標定位在關注學科前沿,適應城鎮化發展和城鄉建設需要,以城鄉土地利用和物質空間規劃爲核心,具備紮實的城鄉規劃理論和相關知識,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及專業實踐能力。具有全面綜合素質的城鄉規劃和聚落遺產保護規劃的高級技術人才、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學科研究生的培養是通過關注學科熱點,結合社會需求,專業互相滲透,立足山西地域特色,提高學生的歷史文化修養和理論思維能力,認識城鄉規劃的歷史發展規律,瞭解及掌握城鄉規劃理論和方法,重點研究和解決城鄉規劃與城市設計方向的新理論和新方法,促進城鄉規劃科學技術進步與發展,進而服務於當代城鄉規劃與聚落遺產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