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由陳繹勤教授帶頭申報的建築技術科學二級學科碩士點獲批,下設建築聲學與聲環境、中國傳統建築技術與藝術、城市設計理論與技術、建築設計及其技術、室內外環境設計及其技術5個研究方向。
2005年,太原理工大學建築系申報建築歷史與理論二級學科碩士點獲批,當年開始招生,下設5個研究方向。
2010年,我校獲批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018年,我校建築學專業初次通過建築學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評估。
建築學碩士教育
太原理工大學建築學專業一級學科下設3個二級學科方向: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建築遺產保護理論與方法、建築技術科學。這3個研究方向通過高層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在省內學科和行業內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在國內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方向:爲省內主要建築設計院、城建規劃行政管理部門、知名地產公司培養了一大批高級技術人員和高層管理人員。該方向學科帶頭人高宇波教授是省住建廳綠色節能委員會專家,獲得國家自然基金委、省科技廳和省住建廳的多項科研項目,在省內建築學科領域有重要影響力。骨幹教師徐強高級工程師2018年獲得山西省第十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建築遺產保護理論與方法方向:該方向依託山西豐富的古建築遺存資源,建立了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通過對山西傳統村落和建築遺產的研究,爲省內古建築保護工作培養了大量高級專業人才。近年完成了山西境內大量傳統村落的保護規劃和古建民居保護工作。該方向的學科帶頭人王崇恩教授是山西省文物局古建築保護委員會的專家,獲得國家自然基金委、省科技廳和省文物局的多項文物古建保護的科研項目,並推動了店頭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在山西省文物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
建築技術科學方向:該方向的創始人是我國著名建築聲學專家陳繹勤先生。該方向以建築聲學及物理環境理論和實踐爲研究重點。建築聲學及物理環境研究起步較早,在裝飾材料的吸聲性能研究方面有成熟的理論,在建築聲學設計、室內外聲環境控制等方面已經形成了教學、科研和實踐三位一體的良性循環。爲省內外大型觀演和廳堂工程提供技術服務,爲省內外科研機構和設計院培養了一批專門人才,在國內建築聲學領域很有影響力。近年該方向結合國家政策和行業需求,擴展了研究領域,在裝配式建築研究和BIM技術研究方面,建立了教育部BIM實訓基地及雙創基地,完成了《裝配式木結構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標準》和《BIM技術標準》等多項山西省地方標準,在這些相關領域有重要影響力。
城鄉規劃碩士教育
太原理工大學是山西省唯一同時擁有城鄉規劃學本科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院校。研究生教育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爲定位,形成了三個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走出一條結合地域優勢、突出地方特色的學科研究路子;同時聯合相關職能部門,致力於地方建設服務,面向全國,爲山西省城鄉規劃及聚落遺產保護理論和實踐做出貢獻。
太原理工大學城鄉規劃專業一級學科下設3個二級學科方向:城鄉規劃與設計、聚落遺產保護規劃、城鄉規劃技術科學。
城鄉規劃與設計:針對城鄉規劃與設計領域的重點與難點,研究生態文明、自然資源環境約束下高質量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存量更新與增量擴展、城鄉人居環境塑造等領域,進行理論研究與規劃設計實踐,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聚落遺產保護規劃:依託山西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跨學科交叉或多學科滲透,研究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的理論及方法。促進區域世界遺產、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村落的保護規劃及利用與發展。爲區域文化旅遊提供基礎和應用研究,加快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可持續發展,促進城鄉遺產文化旅遊。
城鄉規劃技術科學:依託建築技術科學的傳統優勢,研究城鄉物理環境科學、基礎設施與工程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在遺產物理環境保護研究、城鄉環境噪聲控制以及城鄉建成環境生態保護和低碳節能研究等方面形成學科特色,爲城鄉規劃提供技術支撐。
亚博买球app研究生工作組
組 長: 王正強、王金平
副組長:丁娟、石謙飛、樑變鳳、武霄鵬
成 員:高宇波、王崇恩、李弢、高靜、韓衛成、張琳、晉美俊、彭婧、徐強、張勇、周吉平、雷一彬、趙靜、康峯、史曉峯、胡川晉、崔凱、王婷婷、何志強、劉瑜、張濤
亚博买球app研究生工作組工作職責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組織思政類獎項的評選工作(含優秀畢業生、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學子、優秀團幹、優秀團員等);
2、研究生班集體和黨支部協同共建,發揮黨建統領作用,將研究生黨支部建設和班集體建設有效整合;
3、健全“研工組”、研究生輔導員和導師工作聯繫,及時掌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實施情況、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4、健全和完善研究生資助體系,做好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管理系統的統計填報工作;
5、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的評選和發放工作;
6、組織實施研究生“三助”工作;
7、做好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工作;
8、協助開展研究生助學貸款工作;
9、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素質;
10、建立成長扶持體系,解決研究生髮展需求問題;
11、研究生就業工作;
12、研究生團學工作,指導各年級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協調指導研究生會工作;
13、研究生檔案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檔案的接收、整理、查閱、寄出、錄入、存檔;
14、完成院領導交辦和上級部門佈置的其它工作。